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奇影星胡蝶:复婚5年痛失丈夫,遗嘱相伴同葬,感人故事传颂千古,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常言道,红颜多薄命,胡蝶一生斩获无数荣誉,经历的磨难却也不在少数。
今日,笔者带大家纵览,风华绝代的佳人,胡蝶的传奇一生。
胡蝶
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胡蝶生于1908年3月23日,祖籍广东,不过她是在上海出生的,原名曾瑞华,胡蝶这个名字是进入演艺圈时取的艺名。
胡蝶家里是小康家庭,父亲胡少贡的姐夫为唐绍仪,曾是北洋政府的总理,有这层关系在,胡家自然过得不会差。
胡蝶自小跟随父母到过不少地方,她聪明好学,跟随父母走动时,学会了很多地方的方言,还喜欢学小贩吆喝,模仿得惟妙惟肖,颇有表演天分。
16岁那年,胡蝶一家返回上海居住,那时由明星公司的郑正秋担任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孤儿救祖记》在上海举行公演。
这是一部堪称中国电影里程碑一样的作品,一经放映,立刻打动无数观众。
正值青春年少的胡蝶恰好观看过这部电影,本就有表演天分的她立刻深受感染,产生成为一名演员的念头,因此考入中华电影学校。
在学校,胡蝶对表演情有独钟,非常努力,得到老师们的认可指点,她的表演才华迅速显露出来,还没正式毕业就已经受到关注。
次年,大中华影片公司向这位天赋卓绝的少女抛出橄榄枝,让她在影片《战功》中出演配角,然后友联公司又注意到她,邀请她在《秋扇怨》中担任主演。
这两部影片让观众们注意到这个气质、外貌皆是出众,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的天才少女。
胡蝶
天一公司最先察觉到胡蝶要火的迹象,抢先和胡蝶签订两年的合同。
随后她在天一公司拍摄了十多部电影,皆是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如《白蛇传》、《孟姜女》等传奇故事,胡蝶的名气亦是在民间打响。
1928年,胡蝶进入郑正秋的明星影视公司,事业步入辉煌期。
她先是以《白云塔》博得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后出演《火烧红莲寺》。
在《火烧红莲寺》中,她将清雅脱俗的气质和自身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剧中那位性情大方的侠女红姑的形象深深印在观众的心中,她借此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人物。
胡蝶
胡蝶的表演天分很高,演过很多性格不同的人物,每一位人物她都会细心揣摩性情,好让自己能演得入木三分。
拍摄影片时,一到休息时间,在其他演员偷闲时,她总是喜欢去跟导演,编剧们聊电影内容,探讨演技。
勤奋的努力加上与生俱来的天赋,使得胡蝶的演艺事业越来越红火。
1932年,她出演民国大作家张恨水小说改编的第一部国内彩色片《啼笑因缘》,张恨水称赞她“落落大方,一洗儿女之态”。
1933年,她出演《歌女红牡丹》,把一个受到丈夫虐待、社会压榨、善良中带着几分愚昧的底层女性形象刻画得极为成功。
胡蝶
同年夏天,胡蝶在国内第一部发声电影《自由之花》中饰演名妓小凤仙,博得一片好评。
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胡蝶饰演农村女孩秀娟,用精湛的演技,将农村少女秀娟的丰富内心和反抗精神完美地诠释出来,该电影被称为是她演艺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而《姊妹花》则是胡蝶演技的巅峰表演,她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却把两个不同性格的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令观众拍手叫绝,这部作品是她的代表作,打破当时国产片的票房记录,甚至流传到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地区放映。
胡蝶一生演过的电影超过百部,角色从农妇,教师,千金小姐,人母等都有涉猎,而且每个角色都努力演到极致。
胡蝶
因为演技太过深入人心,1933年,《明星日报》举办“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时,她以两万多的选票当选为“电影皇后”,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甚至,往后举办的两届类似赛事也是由她夺得桂冠,可见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全国,胡蝶的人气已经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
气节女子,时尚标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少帅”张学良因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落入日本人手中,引发广泛舆论,许多人给予批评。
当时有一个传闻,说张学良忙着在歌舞夜场跳舞,将军国大事抛到一边,当时陪张学良跳舞的人里面就有胡蝶。
北平大学校长马君武为此写诗讽刺张学良,其中一句“偏偏蝴蝶最当行”似乎暗指胡蝶。
一时间,舆论爆发,胡蝶被人批评“商女不知亡国恨”。
张学良
面对此事,胡蝶正面回应:“蝶亦是国民一分子,岂会在国难当头与守土将士翩翩起舞!”
事实证明,那时胡蝶正在北平拍摄电影,全体明星影片公司包括导演张石川在内都可以作证,她虽是戏子,却也有气节,绝不会做这等有辱国门之事。
实际上,虽然身负盛名,但胡蝶从不自傲。
她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她的父亲为人宽厚,母亲亦是明白事理之人,小时候经常教育她谦虚做人,少人与争,勤恳做好自己的本分。
正是受到父母影响,胡蝶纵使在影剧事业上取得无人能及的成就,也依然保持谦逊之心,她本人更不敢忘记国人本分,充满气节。
胡蝶
《明星日报》举办“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时,东北正遭遇日本人侵略。
胡蝶觉得在国家遭难的时候举办此等赛事并不妥当,所以当投票结果出来时,她不愿去领奖,主办方得知后,特意加上爱国活动,胡蝶才去参与。
领奖大会被主办方改名“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当时上海的各界名流,包括市长在内均到参与,军方安排巡逻人员以及消防车待命,可见有多隆重。
因为胡蝶的缘故,大会结束后,主办方将门票、舞票收入以及会上捐款所得全部捐给“航空救国协会”,用来购买飞机,支援抗日。
可见,胡蝶虽然是女子,且深受各个阶层吹捧,却紧守国人本分,颇有气节,实在是奇女子。
胡蝶
电影中的胡蝶时常穿着光鲜亮丽,但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她的穿衣风格都显得比较淡雅,当然,这不意味着她不时尚,她可是当时上海的“时尚标杆”。
胡蝶喜欢穿旗袍,而且风格与众不同,驾驭能力很强,即使是简洁朴素的旗袍,她也能穿出清水出芙蓉的感觉来。
当时上海女子经常模仿胡蝶在电影中的旗袍装扮,她穿什么风格,上海就流行什么风格,好似“流行指标”。
1935年,胡蝶受到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方的邀请赴会,她身穿立领旗袍,批白狐披肩,仪态端庄大方,充满中国女性特有的知性美,给与会之人留下惊艳印象,外国人称她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是她让外国人改变了对中国女性的固有印象。
事业圆满,情路坎坷
事业如此成功,知名度又这么高,大家一定认为胡蝶的生活很幸福美满吧?
并非如此,至少在感情上,她的经历颇为坎坷。
在拍摄人生第一部担任女主角的电影《秋扇怨》时,胡蝶认识初恋男友林雪怀,像所有少女一样,投入到热恋当中。
林雪怀和胡蝶
天真的胡蝶甚至认为林雪怀会是她的真命天子,两人能一直走到最后,为此还与林雪怀高调订婚。
但随着林雪怀的演艺事业走入下坡路,两个人逐渐产生矛盾。
林雪怀眼看胡蝶的事业越来越火,难免心里不舒服,想要干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他选择下海经商,胡蝶甚至花钱为他铺路,置办商行,给他买车。
然而林雪怀并没有经商的天分,他遭遇挫折,加上心理作怪,逐渐堕落,拿着胡蝶给的钱到处挥霍,出入歌舞厅花天酒地。
不出意外,两人爆发矛盾。
林雪怀
林雪怀甚至凭借一纸订婚合同,跟胡蝶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在一年时间里,两人八次在法庭上交锋,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一年过后,“蝶雪解约案”才落幕,两人彻底形同陌路。
当然,胡蝶这样的女子是不缺少追求者的,但是经历过初恋的阴影,她对待感情变得谨慎,不敢再随便对人倾心,直到遇见潘有声。
胡蝶作为著名女星,自然少不了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场合出没,因此见过太多对她美色垂涎的男人,可唯独潘有声让她觉得有安全感。
这个男人没钱没势,做事却很有条理,有头脑,踏实勤奋,还讲信用,胡蝶的父亲也对他很满意。
胡蝶和潘有声
胡蝶因为初恋的阴影,没有轻易下决定,先是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与潘有声相恋两年,期间潘有声默默在身边支持她,从无半句怨言。
她受邀去莫斯科时,潘有声陪着她周游欧洲各国,表现得比她还高兴,一点都不因为女方事业有成就显得恐慌,或是觉得没面子,这与林雪怀形成鲜明对比。
最终,经过六年相恋,两个人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一回,胡蝶以为自己终于获得婚姻上的幸福美满了,殊不知,还有一场可怕的灾难等着她。
婚姻遭难,晚年与夫同葬
1937年,日本人攻入上海。
彼时潘有声在香港的事业取得进展,一家人便离开上海,到香港居住。
不料,在1941年,香港政府向日军投降。
目睹过日军残暴行为的胡蝶为此愤怒,将香港投降日称为“蝶耻日”。
胡蝶
日方知道胡蝶的名气,为改善自身形象,日军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胡蝶哪里肯答应?她以自身怀孕为由,拒绝演出,因害怕日军报复,一家人商议逃往大陆。
就是在去往大陆的途中,胡蝶的婚姻、家庭都遭遇了破坏。
那时胡蝶带了整整30箱的行李上路,箱中是她多年演艺生涯积累下来的钱财,大多是一些珠宝首饰,不料途中行李被劫走,那可是一生的积蓄,没了可怎么过生活?
急病乱投医的她经人介绍,找上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帮忙,结果却惹上大祸。
戴笠
戴笠对她迷恋已久,一口答应为她帮忙,最后找不回来,戴笠干脆按照清单给她全买回来,并且露出真面目,软硬兼施,好言相劝加威胁,讨好并霸占了她。
而对胡蝶的丈夫潘有声,戴笠同样也是劝阻加威胁,把他送到云南等地,故意分开他和胡蝶,考虑到儿女的安全问题,潘有声只能忍气吞声。
戴笠为了让胡蝶死心,甚至还逼迫胡蝶签订离婚协议,他不只是想霸占胡蝶这么简单,而是想跟胡蝶结婚,胡蝶只有离婚才能嫁给他。
好在老天有眼,三年后,戴笠乘坐专机飞往南京市时,因天气原因,飞机失事,戴笠死在事故中,胡蝶也没有真正嫁给他。
戴笠一死,便没人能阻止胡蝶与丈夫儿女重聚。
1946年,胡蝶与潘有声复婚,经历磨难的两人回到香港,打算厮守终生。
胡蝶和潘有声
在香港,胡蝶重归影坛,拍摄《某夫人》、《锦绣天堂》等影片,用以支持丈夫的事业。
不料仅仅过去五年,潘有声便逝世,胡蝶为此失魂落魄,好几年都没有在银幕上出现,直到1959年,受邵氏公司极力邀请才重回影坛。
1960年,第七届亚洲电影节在日本举办,电影《后门》荣获最佳影片金禾奖,而主演胡蝶凭此片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被称为“亚洲影后”。
那时胡蝶已经52岁,获得影后之称反而不再活跃,六年后宣布退出影坛。
晚年胡蝶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的温哥华,并把丈夫潘有声的骨灰迁到温哥华安葬。
晚年,她最喜欢做两件事——散步,为丈夫扫墓。
每次在丈夫的墓前,她都要待很久,说上好多话才肯离开。
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病在温哥华逝世,享年81岁,家人按照她的遗嘱,将她与丈夫潘有声同葬。
结语
胡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她时常思念故乡,常给中国的编辑朋友写信,祝愿中国电影能在世界上绽放异彩。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要选择去外国居住呢?
晚年胡蝶(左)
有人猜测她是害怕流言蜚语,毕竟民间流传着她与戴笠的传闻,为避免绯闻才到国外居住。
但笔者觉得大可不必。
诚然,胡蝶不是那种上战场杀敌的女中豪杰,但一个人对国家的贡献,不一定非要通过杀敌卫国来表现。
胡蝶在影坛上的成就,使得早期的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改变西方世界对中国女性的固有印象,对中国文化的弘扬起到促进作用,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称赞她“真正了不起”。
而胡蝶拒绝为日本人拍片宣传的事迹,更体现出自身的爱国情怀和中国女性的气节,她绝对是一名值得尊敬的传奇女子。
用户评论
真没想到她还会选择和他复婚啊,挺佩服这位胡蝶的选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年的婚姻时间还是挺短的,可惜两位没能携手走完一生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他们在地下也能幸福快乐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遗嘱与丈夫同葬这样的做法很有意思,也体现了他们的爱情很深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娱乐圈的感情确实复杂啊,祝福他们能拥有好的结局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这个新闻让人好伤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胡蝶可是演技超棒的女演员啊,可惜现在这样悲伤的消息。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婚姻真的很奇妙,有时候爱情会让人做出一些舍不得的决定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们之间的故事挺让我感动的,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的人和感情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真 love ,就应该携手终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娱乐圈的明星也一样面对生离死别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新闻也太让人唏嘘了吧,胡蝶一定很伤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祝福胡蝶能够早日走出悲伤,希望她未来生活幸福安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爱情、陪伴与生死,这些情感都会让人内心触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他们最终的选择体现了一种真挚的爱的付出和承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人生短暂,要珍惜拥有的人与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新闻时不禁感慨岁月匆匆而逝。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照顾自己,珍惜身边的爱人和朋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胡蝶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亲情、爱情的珍贵,也要勇敢面对人生的变故。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时候人与人的相识和相遇,都带着某种缘分和目的。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