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江西人,因考学失败选择出国留学,却被英国教育整崩溃

留英政策2024-07-08 06:50:43网络

#出国留学##野蛮生长##寻找自我##人物故事#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256位真人故事

我叫索索Sophia,90后江西赣州人,目前在英国做艺术教师。

父母是生意人,因此我从小不愁吃穿,凡事都自己做主,度过了一段快乐童年。

18岁,因考学失败选择出国留学,却被语言困扰,学习相当吃力,好在我性格外向,通过主动接触,多听多说,有所好转。

硕士毕业后,工作并不好找,我决定不断“试错”,回国发展做销售。结果可想而知,因不擅长而以失败告终。

与父母商量后,明确自我英语优势,重返英国当起艺术老师,意外发现教育新思路,惊喜之中开启人生新篇章。

(小时候的我)

我家里有三个兄弟姐妹,上有哥哥,下有妹妹,我是老二。

父母都是70后生意人,有胆识也很有冲劲,紧跟时代洪流做着生意,在市场中周旋、盘算。

20年初,歌舞厅兴起,父母便在东莞做了一段时间彩灯生意,后来因不挣钱,改行做了客运。

可以说,我家的生意一直都是跟着市场走。但家里孩子多,养娃成本高,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

小时候父母很忙,也就不太管我。我天天跟着我哥和他同学一块玩,还鼓动他们一起去赶集、下河和爬山,也算是野蛮生长。

那时的我自由自在,没上过任何补习班,干什么全凭自己喜好。

(彩灯生意)

父母任由我闯荡,全程只管付钱。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独来独往,比较自我,什么时候都自己做主。

父母也会告诉我说:“做事要谨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有坏,需要你自己去衡量。”

我谨记在心,凡事都会自己去规避风险,去判定值不值得做。如果值得,我就全力以赴,反之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我的成绩一般,就有些担心,万一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总得有个学上嘛。因此高中后期选择了艺术类,走上了艺考的道路。

我从初中开始学美术,参加艺考后考上了国内二本。我不太满意,就想:“有没有别的出路呢?要不出国吧!”

(准备出国留学)

于是,17岁的我,在互联网还没那么方便,与外界有较大信息差的情况下,选择了读语言班、学雅思、找中介,将自己送去英国这个老牌留学圣地。

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地的教育环境。

学校强调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安排时间,老师完全不管,一切都需要靠自己。

尤其是大课,老师的语速更是飞快,围绕着重要知识点和大纲直接展开教学,紧接着通知考试内容。

好在,还有小课,老师能关注到每一个人,先检查每个人进度,再对症下药。

但老师也不会教怎么实操,他只会引导学生该如何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

最初,特别难适应。而且老师也不会因为班里有外国人,就放慢教学进度。

(我与纽卡斯尔大学)

不过,有句话不是说,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抱怨环境。

虽说我也不是什么强者,但我懂得要去适应社会,而非社会适应我们。

但怎么适应呢?为了锻炼口语,我决定走出校园,融入英国社会。

恰好,我遇到了一个台湾传教士,通过他的帮助我加入英国教会。在大学第二年就接受了洗礼,每周末还被邀请去吃传统“周日晚餐”。

同一时间,我还去做了志愿者,帮英国二手商店整理衣服,一做就是四五年。渐渐地,听力和口语也就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还积累了不少人脉,与英国人产生了链接。

就这样,我顺利地跟上了老师的教学进度,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教学大纲、考试要求等,提前预习,走在了队伍前列。

(教会成员照)

语言是提上来了,可其他学科的困难又来了。自己对演讲、课程充满了抵触,分数不断下滑,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导师就跟我讲:“你要知道你是交了学费的,你花了那么多钱过来,我们学校能提供给你什么呢?未来你又想做什么呢?你一定要主动去问,不然没人会知道你想要什么。”

那一刻,我深受触动,我立刻就列了个清单,写下自己的计划。然后,我就惊奇地发现,英国的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个人差异。

(学校筹办慈善晚宴照)

对于优秀的学生,学校就会根据学生自身追求,尽最大限度去牵线搭桥,给他资源送他上青云。

即便这个学校从未出现过考牛津、剑桥的记录,但如果学生足够出类拔萃又有想法,学校就会想尽办法来给学生铺路。

而对于平庸的学生则会耐心鼓励,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以及人生的进度,只要学生自己满意,那就是最好的人生。

无论哪一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成就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渐渐地,我越来越认同这里的教育方式和文化理念。在我看来,英国的教育就好比“甲乙双方”的关系,我是甲方,学校是乙方。

而这对于本就相对独立的我而言再适合不过了,只要我发挥好自己甲方的身份,又怎么会过不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我和我的导师)

于是,我便开始自我分析,我到底想要怎么样的人生?是像爸妈那样“敢闯敢做”,在生意场上混得顺风顺水?

但事实上,我从未经手过家里的生意,也无法像爸妈那样“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相反我更适合“躺平”,过不怎么辛苦的日子。

而在艺术家的造诣这块,我也确实没有优势,当下决定退而求其次,找个相对好的工作才是正道。

但研究生毕业后,真正面对英国社会大环境时,我才认识到要想找到职业突破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仍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持续在艺术领域上深耕。

于是,我选择先回国发展,由于是留学生,当时总是接到英语相关的offer。

但我却始终看不上,觉得这也太容易了,就打算挑战一下自己,面试进了佛山某桂园的营销岗。

(某桂园年会活动)

但人往往是这样的,总是爱做挑战,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我很快就被销售的高强度工作所压垮。

后来想想,是自己被固有思维限制了,白瞎了自己的时间成本。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只有专注正确领域,用正确方式去努力,才能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如果梅西没有发现自己擅长足球,而去选择数学,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个“足球”。

之后,我果断离职,加入了新东方做雅思英语培训,回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时,我才发现教英语对于我而言,既不费力还干得比别人好。

那一刻,我才真正找到了职业发展路上的自我,决定从事教育工作。

(某东方上课场景)

但好景不长,我很快因为工作时长以及业绩压力感到疲劳,这与我想象中的好像一点也不沾边。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点开网页,看到了一条英国教师招聘信息,突然眼前一亮,没想到教师这个岗位在英国竟是短缺行业,而且老师还不需要跟家长沟通,只需完成教育内容即可。

心动之下,我很快联系了对方,发现可选择的岗位很多,结合艺术生特长,我最终成为了一名中学艺术教师。

父母也很支持我说:“我们有养老钱,索索不要有顾虑,去追寻你的人生吧,只要你开心就好,家里不还有哥哥妹妹嘛,再说我们不也可以互相探望?”

得到同意后,我又动身前往英国,开启了教学生涯。

(上课中)

英国中学是没有初高中之说的,只有年级,7-11年级相当于初中,12-13年级相当于高中。

英国前期会有个职业周,所有学科老师每堂课都要留20分钟了解该学科的学习路径:能做哪些职业工种,薪资中位数多少,需要什么资格证。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随便科普一下,还是在上课第一周,毕竟在传统概念里语数英才是主课,其成绩才是硬通货。

但一周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学校很重视设计这门课程。这种职业规划课堂的普及,使学生一下就明确了未来发展道路。也就是说,学生是因为热爱艺术,之后才选了我的课。

并且,他们将越学越精:10年级从十几门课中选择6-9门学习,到了12年级再从6-9中选择3-4门学习,最后参加考试申请大学。

(初中生的作品)

这种前所未有的教学计划让我眼前一亮,尽管每天早出晚归,但因为惊喜于这种教学方式,我也乐此不疲。

一次课上,我按照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要求他们通过艺术风格鉴赏、艺术家调研等方式来采集灵感,并根据主题选取艺术领域去做调研、分析和录制,最终通过媒体来展示成品。

比如:从网上调研神秘生物,写一个思维导图,再根据调研画出这个神秘动物,用上不同的纹理、色调和着色。

学生们的作品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不变的是大多都充满想象力。我才真正感受到这种近距离接触行业,对不同职业特点和实际工作状态提前认知的孩子们,是多么富有生命力。

而且每节课都需要高强度的练习,平时更是要花半年时间去做出作品集,期末时还要求学生“以项目为单位”的指标进行考核。

(学生作业批改)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每一个学生是真正经过人生职业思考的。

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是容易的。凡是来上课的学生都需要很强的毅力去坚持,而老师更需要耐心和方式方法。

在批改作业时,我们通常不评分数,只写简短的评语,告知学生作业的要求和成功标准,以此来点评。

学生就可以对照成功标准来自我检验。老师也不会说哪里不好,避免说负面的词汇,学生需要自己去品,主打的就是一个鼓励。

看着学生们越积越厚的作品集,感叹学生超强的创造力和精致的成品,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打从我出国的那一刻,就已经步入了“试错”的循环,选择英国留学,尝试与老外链接,或是干销售,都耗费了我太多精力和时间。

也曾想过,倘若提前规划,或许人生能走得更稳一些。但我想说:“试错”是我们笨拙而热烈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生原本就是用来体验的。

如果你有想法就去做吧,只有更早地去体验,了解和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物,才能找到所爱,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出自信,发出自己独特的光。

【口述:索索】

【撰文:伊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