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又一欧洲院士名单公布!国内多名学者当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邵立收到了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Klaus Mainzer教授的贺信。经董事会表决,李邵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医学部)院士。
李邵因其在网络药理学和传统医学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胃癌极早期防治研究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邵,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终身教授,北京中医药交叉研究院院长,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高新技术人才入选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会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生物医学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物工程。
1990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5年至1998年在皖南医学院攻读医学硕士学位; 1998年至2001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从事中医学与信息科学交叉学科研究20余年。致力于建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医药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打造中医药网络药理学,开发胃癌极早期防治体系。他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引用11000余次,代表论文多次入选F1000优秀论文和Nature China亮点论文。主编第一部网络药理学英文专着,并牵头制定第一个网络药理学国际标准。研发的中西药分子网络导航系统——UNIQ系统等成果已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30余项,并在中药研发和国际注册、中药研发和国际注册等领域得到成功实施。新的肿瘤标志物。
甘肃医学院杨建设
近日,甘肃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杨建设教授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医学院院士。
杨建设,理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学校202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现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生命与健康学院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学(2020)。医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广东药科大学深圳医院(龙岗)特聘教授、首席科学家,从事放射医学、消化系统肿瘤发生机制和病毒学研究。
杨建设教授是世界科学院院士(2019年)、海南省领军人才(2019年第一层次)、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2010年)、中国科学院研究院“百人计划”人才(2007)。担任Micro and Nano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ology、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athophysiology、Medicine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主编(候任)、编委、编辑,10余种高影响力SCI期刊审稿人。杨建设教授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863计划、973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9项,总经费超500万元。在Science、NEJM、BMJ、JAMA、EJNMMI、Nano-Micro Letters、Carbon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IF10论文25篇。
香港浸会大学卢海涛
近日,香港浸会大学卢海涛教授(终身副教授)经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提名,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二级院士(医学二级),入选由学术部审议,理事会表决通过。学院)。
卢海涛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PI,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环境与国家重点实验室PI生物分析、疾病与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PI、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MEASA, 2024)、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FRSC, 2021)、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FRSC, 2021)英国皇家生物学会(FRSB, 2021)、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专家级)(2021)、院士专家意见特聘专家(F1000)(2021) ),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海河现代中医药实验室客座教授(2024年)。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特聘教授、重庆大学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院长助理、华盛顿大学/爱因斯坦博士后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生命与健康领域跨科学应用驱动的下一代功能代谢组学研究。
成都大学王清源
王清源教授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技术与环境科学系)院士。
王清源教授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现巴黎萨克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与结构力学、超长寿命疲劳与可靠性、结构耐久性、固废资源化利用和低碳新材料技术。 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欧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作为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法国巴黎东部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客座教授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曾主持完成中法蔡元培科技合作项目。与欧洲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12名,联合发表Web of Science论文60余篇,推动中欧本科、硕士、博士生联合培养200余名,举办双边学术会议6次,荣获欧洲先进2022 年材料奖(IAAM)。三名学生和团队成员获得了德国洪堡学者基金的支持。
王清源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天府杰出科学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IJ Fatigue、IJP、JMPS、AFM、Adv Mater、Adv Sci、Nature Commu、Nature等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2014年至2022年连续九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前2%。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同济大学郑家林
郑家林教授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医学部)院士。
郑家林教授长期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的致病作用以及自体重编程神经干细胞外泌体精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他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20多篇研究论文。积极致力于国际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成果导向型教育(OBE)课程体系建设,担任国家规划教材:010副主编-30000 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曾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吉尔莫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杰出科学家奖、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突出贡献奖、同济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标兵(2020)、 2022年同济大学我心奖好导师。荣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项目二等奖(主持)、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
上海交通大学唐克轩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唐克轩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技术与环境科学部)院士。
唐克轩教授长期从事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在青蒿素等植物天然产物的合成与调控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培育了青蒿素含量高的代谢工程青蒿品种。部分品种已在非洲最大的青蒿种植国马达加斯加种植,预计将使马达加斯加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青蒿种植国。
唐克轩教授连续三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发表论文3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5000余次,H指数65,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0余项。他也是世界上青蒿领域发表论文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者。拥有最有影响力的论文(100余篇论文)和最多的专利授权(70余项)的科学家。
河海大学曹茂森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曹茂森教授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技术与环境科学系)院士。
曹茂森教授长期致力于力学与数学融合解决结构损伤与安全问题的研究,在水利与土木结构损伤机理、健康诊断理论与算法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总影响因子超过700,谷歌学术引用超过3600次,H指数31。入选斯坦福大学“世界前2%科学家排行榜”,已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36项。荣获中欧科技创新龙星奖一等奖(排名第1)、欧盟居里学者奖、江苏友谊奖(中方团队负责人),并率先获得三项欧盟自然科学奖教育部。担任国际期刊《结构耐久性健康监测》主编、6个国际期刊编委、中国装备结构健康监测预警委员会副主任。
2024年第二届机电一体化、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即将召开。 2024年第四届工程教育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EEIT 2024)即将召开! 2024年第十五届机械与智能制造技术国际会议即将召开! 2024年亚洲电子技术会议(ACET 2024)即将召开。 2024年第九届信号与图像处理国际会议(ICSIP 2024)即将召开!第九届清洁能源研究进展国际会议(ICACER 2024)即将于2024年召开,第九届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国际会议(ICCCBDA 2024)即将召开!第十届控制、自动化与机器人国际会议(ICCAR 2024)即将召开2024年第十届教育与培训技术国际会议(ICETT 2024)即将召开!
用户评论
真是太棒了!恭喜所有中国学者榜上有名!这让我们更加看到了祖国科研实力的强大,也激发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中国学者的名字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能看到他们未来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内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得越来越好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只是个开始,很多优秀的学者还在努力工作,未来一定会看到更多中国院士的名字闪耀国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欧洲院士的标准很严格,能当选绝对是实力见证!这对我国科研事业发展也是莫大的促进力量!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获得这份荣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中国学者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了!不仅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而且在国际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加油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竞争压力也很大啊,能当选院士可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时间才能够实现的目标,佩服他们的坚韧精神!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优秀学者不忘初心,继续为祖国做出贡献!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几年国内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军科研领域。未来中国的学术发展潜力巨大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来学术圈人才济济啊!中国学者们真是太不容易了,能获得这项荣誉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院士这个称号本身就很有意义,代表着专业领域的顶尖水平!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引领科研创新!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看到国内更多学者的名字出现在这份名单上,证明中国科研实力的蓬勃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很高兴看到国内学者被评选中,但我觉得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院士的称号上,更重要的是成果应用和社会影响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欧洲院士称号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获此殊荣可以让更多人关注他们的科研领域和所做的事情。好机会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中国学者真是太了不起了呀!他们的成就让我备感自豪!相信他们会为中国、甚至世界科学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院士称号也有一定局限性,科技进步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协作和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依靠个人的荣誉!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恭喜所有获奖者!这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为祖国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项荣誉的评选标准是否应该更加透明化?让更多人了解评优背后的规则。这更有利于学术良性发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院士能够不忘初心,继续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加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