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双减”出炉,对标德国?深入解析德国教育体系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双减”出炉,对标德国?深入解析德国教育体系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有着悠久而辉煌的教育历史,产生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实践。德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完善,而且在经历了普鲁士帝国的扩张以及二战后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后,德国的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实用和好用。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之后,德国开展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运动;
普鲁士与工业革命
普鲁士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威廉·冯·洪堡推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大学必须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
19世纪中叶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幼儿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二战后,德国大力推动“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迅速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
对于四年级流,我应该选择技术型还是学术型?
德国基础教育体系独特,尚未完全采用统一的初中制度。
德国实行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义务教育制度。学生完成四年或六年的小学教育后,将被分为“学术和职业轨道”。学生根据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分为Hauptschule(5年制)、Realschule(6年制)、Gymnasium(9年制)。据悉,分流的目的是为了让基础教育更加公平,让学生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初中毕业后,他们将真正面临“升学与职业轨道”的选择。
其中,普通中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学校,为学生今后就业做好准备。学生完成学业后进入三年制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体系的培训。
中学和大学以文科为主,传统学制一般为9年。在文理中学,5至10年级是中学教育的第一阶段,11至13年级是第二阶段。文科中学13年级毕业生通过德国高中毕业考试(Abitur)后可进入德国大学。
实用中学介于普通中学和文科中学之间。学生可以选择进入高等教育或就业。学生从实用中学10年级毕业后,可以选择在德国职业学校“双元”体系接受培训,也可以选择进入文科中学取得德国高中文凭并申请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四年级后,学生过早面临分流到“学术型、职业型”不同类型中学的选择,这势必影响学生潜力的发掘。从心理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在经历初中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过早的分流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因此,东德和西德统一后,联邦德国中学系统增加了一所综合综合中学(Gesamtschulen),以“机会均等”为基础,整合了普通中学、实用中学和文科中学。希望所有成绩较低的学生不要因为某些科目成绩不理想而失去更好的学习机会。
然而,一些人反对德国如此详细的学校分类。工业国家不需要太多的学校分类。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是关键。
“双元制”让职业学校更“受人尊重”
根据联邦文化部近年来公布的数据,德国文科高中的学生人数每年在40-50%之间波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50-60%没有上大学的学生是一群被教育“筛选出来”的人。相反,他们的教育会受到高度重视。
德国拥有非常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培养蓝领工人。许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中国从事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据悉,德国约有426个职业教育方向。根据职业性质,学制从2年到4年不等。无论学生是想设计飞机还是卖猪肉,还是当财务会计还是超市收银员,他们都可以在德国接受全面、正规、标准的职业教育。
新理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源于其“双元”体系模式。
“双元”教学模式中的双元是指学校和企业。 “双元”教学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其中,德国政府不仅指定企业,还积极制定法律法规,保证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双元”教学模式
来源:互联网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后,入学前与相关企业签订工作合同,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学业,并领取一定工资。随着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在校学习时间逐渐减少,在企业实习时间逐渐增加。此外,学生还接受企业所谓的大师的培训。硕士是指完成职业教育后继续在硕士学校学习两年以获得硕士资格的人。师傅拥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培养学徒的质量。
随着“双元”教学模式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单一企业难以完成职业教育中某一工种相关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学生很难在多个企业接受培训。因此,第三方跨企业培训中心应运而生,德国开发了“立体”职业学校教学模式。
“三元”教学模式
来源:互联网
在“三元”教学模式中,三元是指学校、跨企业培训中心和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的经费由企业行业协会提供。与学校相比,他们有更真实的场地,并且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大师带领。与单一企业相比,它们提供了更多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机会。随着学生在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不断进步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停留时间也越来越长。
与“双元”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认为“三元”模式下的学习压力较小,可以学到更多相关知识和技能。
职业教育延伸至大学
德国以就业和实践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也延伸到了高等教育领域。 2019年以来,德国多所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开始庆祝建校50周年。 50年来,应用科技大学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
应用科技大学的出现响应了德国高等教育扩张的需要。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陷入了年轻科学家找不到工作的“教育灾难”。面对教育资源的匮乏,已经完成经济复兴的德国正在通过教育扩张践行“全民教育”。在扩大现有大学规模的同时,一些工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新形式的“大学”,即应用技术大学。
1968年10月召开的德国部长级会议指出,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培养以实践和工作为导向。应用科技大学与大学(Universitt)的区别在于教学与实践相关,学习时间较短。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应用科学大学能够以更加节俭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应用型教学也满足了当时西德工程师教育的需求。
对德国经验的反思
高等教育并不比其他教育优越
在德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不是谁优谁劣的关系,而是两条平行且平等的线。德国人的择业观念是,无论上大学还是职业学校,毕业后的工作都应该与专业相匹配。
新主义认为,有些人在德国找工作时,即使是复印机等听起来很基础的工作,也常常因为专业不适合自己,甚至学历超出职位的实际要求而被拒绝。例如,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即使想从事幼儿教育,也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幼儿园教师职业教育。
此外,德国的税收政策和薪资体系也保证了无论你是否受过大学教育,以及从事何种职业,实际薪资水平差距都不会太大。
制度保障职业教育发展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9世纪末,德国通过了《手工业者保护法》,开创了校企合作的雏形。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于1969年通过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对学校和企业的教育培训资格提出了详细要求,细化了学徒教育的适用领域。 20世纪70年代,修订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法》,表明德国应将优势资源集中用于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培训。 1981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号法案,对1969年法案进行了延伸和补充,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学院的法律地位和具体章程。 2005年又先后通过了《职业培训法案》和《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进一步为德国职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体而言,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较为完整、详细,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补充。这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的各方能够按照明确的法律规定各司其职、高效运作。
随着“双减”到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学生“被迫”进入职业学校。新理论认为,只有当职业教育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接受”时,当每一个职业都能得到平等的尊重,当全社会的人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平等的尊重和体面的生活时,内在的职业教育才会成为一种职业教育。音量真的消失了。
用户评论
这篇博文真是太有深度了!我对“双减”一直很关注,没想到还有德国教育体系这个角度,确实值得学习。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德国的实践经验,给中国的教育改革带来一些启发。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些理想化了,把德国教育完全当成完美示范有点片面吧?每种教育体系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进。不能光盯着一方面就说别人“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支持双减政策!希望能真正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只盯着考试分数。德国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我们的学校也能像德国一样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我个人感觉很多时候孩子学的都是没用的知识,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还是应该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方面德国做得比较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双减”的目的是好的,但现在执行的效果还有待提高,部分地方还存在过度“加重”课外负担的问题。 希望能够持续完善相关政策,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分析得非常到位!我一直好奇德国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这篇文章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这点确实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博主的观点,“双减”政策应该借鉴德国优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现在很多家长过度焦虑,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考试成绩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博文后,我更坚信“双减”是对未来的必然趋势。希望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全面改革,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的创新发展道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德国教育体系确实值得借鉴,但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特点,直接照搬不一定适用,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过于理想化了。ドイツ的教育环境、社会氛围等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盲目将德国作为“标杆” ,我们应该在借鉴的同时,注重自身条件的优势和特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虽然不错,但我还是比较担忧“双减”政策的落地效果,很多地方教师的工作量反而更大化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更具体的指导和引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标德国?我觉得这个目标很不错!但也要看到德国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挑战,比如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我们要既借鉴先进经验,也思考自身的独特路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觉得现在的孩子承受的压力有点大啊。希望“双减”能真正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成为一个更加全面而积极向上的个体!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想了解德国教育体系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文章提到的很多细节我很感兴趣,例如德国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等。希望后面可以更深入地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和经验分享。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双减”不仅仅是减少课业负担,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 希望我们能在教育理念上更加开阔化,真正让每一份教育都具有价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德国教育体系的确值得研究学习。但也要看到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路径都不一样,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