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一所非常无奈的大学没能进入211计划,没能入选双一流大学!沦为“四非大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南京工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的南京工学院。后来学校独立成立南京化工学院,专注于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学。
说到化学工程领域,南京工业大学可以说是国内的“老牌”。上个世纪,南京工业大学(当时的南京化工学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并称为“南北化工”,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特别是在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南京工业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
未能上车211又两次落选双一流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1世纪初。当时的南京化工学院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成为今天的南京工业大学。合并后,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布局更加丰富。除传统的化学工程、材料学科外,还增加了土木工程、建筑学等优势学科。学校的发展势头一度十分强劲,外界普遍认为南京工业大学加入211工程的机会很大。
但出乎意料的是,南京工业大学在211工程的评选中落选了,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毕竟当时南京工业大学的实力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比其他入选的学校差。但不得不承认,江苏的优秀大学确实太多,而且名额也紧张。
如果说未能进入211工程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偶然失误”,那么“双一流”评选的失败则更像是“选轨”问题。在2017年和2021年的两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南京工业大学未能入选,这无疑为学校雪上加霜。要知道,南京工业大学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力在全国都是出类拔萃的。为何在“双一流”评选中屡屡受挫?
不得不说,竞争还是太激烈了。虽然南京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学科表现不错,但开设材料和化学工程的大学确实有很多。国家要均匀分配双一流学科建设指标。其中,尤其是天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凭借在化工领域的深厚积累,在双一流评选中成功占据有利位置。这使得南京工业大学未能在这场“田径竞赛”中脱颖而出,遗憾落选。
南工大的材料、化工实力不俗
尽管在211工程和双一流评选中屡屡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南京工业大学就弱了。相反,南京工业大学在许多领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特别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获得A级评价,位居全国前五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获得B+评级,学科实力雄厚。
此外,南京工业大学还拥有材料化学国家实验室、柔性电子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室,是学校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支撑。研究。
但南京工业大学的缺点也很明显。学校学科布局相对集中。虽然在化学工程、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其他学科,尤其是文科和管理学科方面相对较弱。更何况材料与化工专业被不少考生戏称为“天坑专业”,这使得该校在综合实力考核中难以与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竞争。
用户评论
说的对,很多学校确实就这样,实力有,名气不够,评级标准也越来越严苛,真让人有点没辙。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几年大学的排名搞得人心惶惶啊!每年都盼着上211或双一流,压力太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排名只是一种标杆吧,不能完全决定一个学校的好坏。 我认识很多在四非高校读到很好的专业,毕业后发展的也不错 。关键还是看个人的努力和机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江苏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啊,虽然没上211或双一流,但这不代表实力不行。 希望能多关注这些学校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就业情况,真实力讲话才更有说服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理解学校的无奈吧,这几年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在顶尖高校了,四非高校想跟上真的不容易 。希望国家能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支持各个层次高校的发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朋友就读于这所大学,说教学质量还不错,老师也很负责。 排名固然重要,但学习氛围和个人兴趣也应该被重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地方学校的资源确实有限,难以跟上名校的步伐。希望这些高校能多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注重特色建设!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排名标准越来越让人费解了! 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人才都集中在这些四非高校, 却因为一些看似客观但其实很主观的评判标准而被低估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啊,这种排名其实影响不了真正优秀人的发展。只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就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稳固!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个人成才是最重要的吧, 排名只是个参考指标,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的唯一标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好的大学都被这些评级忽视了。真的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那些默默耕耘却成绩显著的高校!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种压力只会让高校变得更“功利”去追求排名,而忽略了对教育本身的重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所大学可能没有顶级资源和名声,但说不定有其他独特的优势呢! 就好像人各有天赋一样,每个学校都可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很无奈,这种评级制度让人有些担忧。 希望这些高校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很多四非高校的教育质量也不比名校差,只是缺乏宣传和资源投入,也正是因为缺少资源更需要我们去关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排名越来越不可信了,很多时候看重的是声誉而不是实力 。 真正好的学习环境应该由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学生氛围等综合因素决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教育部门能看到这些四非高校的努力和贡献,给更多支持,让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有机会走进梦想中的大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学校来说,排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相信每个高校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