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要保持“真实性”
保持真实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明确了解生活里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严格按照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来生活,由此指导自己的一切行动。
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是汤姆•蒂尔尼。汤姆•蒂尔尼拥有哈佛大学MBA文凭,曾经在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担任了8年首席执行官。在他小时候,父亲对他说:别人的看法对你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因此他所坚持的人生信条,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清楚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坚持走自己的路。
对蒂尔尼来说,生活中有两件事,是要“雷打不动”地遵守的:第一件,是每天早上腾出时间锻炼身体,第二件,是周末陪伴妻子和儿子。他在贝恩公司遭遇危机的时候,依靠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帮助公司力挽狂澜,使得贝恩公司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他的个人事业也随之达到顶峰,拥有了百万年薪——在他那个行业里,也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了。然而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他却毅然选择退出,与另外三个伙伴开创了一家小型非营利机构:“布利斯班”,并且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完全不在乎微薄的报酬。他身边的朋友都觉得他简直疯了,实在无法理解他的选择。
但对蒂尔尼来说,这个选择正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结果。“服务社会”的观念其实一直以来都在他的价值观里根深蒂固。他当初加入贝恩咨询公司,正是因为看中了咨询行业具有“帮助他人”的属性。而在他人到中年之后,通过反思,他决定以更直接的方式,来实现他的价值观。对他来说,“布利斯班”这个小小的非营利组织,正是遵从内心的一个最好选择。蒂尔尼利用这个非营利性组织做了什么呢?他主要为慈善家、慈善基金会免费提供战略咨询方面的服务,让慈善团体更高效运作,帮助慈善事业发挥最大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帮助把慈善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在他的坚持下,这家组织已经做了20年,帮助了许多慈善客户,甚至连比尔·盖茨的基金会都加入了其中,可谓功德无量。蒂尔尼反倒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蒂尔尼在一次演讲中说:“为什么要等到65岁或者70岁以后才开始服务大众呢?对我来说,服务他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打算把它当做饭后甜点,它是一道主菜。我就是在这种思想下选择人生道路的,其实真的就这么简单。”
再比如,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故事。作为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妻子,其实米歇尔并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但她在美国却拥有大多数政界人物无法企及的支持率。作者认为,这些支持正是来自于她真诚、脚踏实地的品质。米歇尔可以做到在公众面前和私人生活里表里如一、真诚可靠,简直是政坛上的一股清流。
比如,奥巴马竞选团队的首席战略家曾经这样评价她:“有时候她让竞选团队的成员们心急火燎,因为她太诚实了,她会直白地说出所有脑海中的想法。她从不为了所谓的政治而言不由衷、自欺欺人。”
米歇尔一直活得很真实,非常脚踏实地,还体现在她对于自己家庭的忠诚和热情上——她对自己的第一定位,永远是一位母亲。米歇尔曾经说:“我对政治非常谨慎等等。一旦你参与政治,你的生活将成为一本公共图书,人们并不一定有好的意图而参与进来。所以我很注重保护我的家庭,我喜欢被信任和爱着的人包围。”因此她一直在努力划清个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界线,甚至当她的丈夫在大选中获胜,她仍然决定等女儿学期结束之后,再一起搬到华盛顿,这种做法在美国之前的政治历史上闻所未闻。而搬到白宫后,米歇尔也没有立刻投入到所谓“第一夫人”的工作中,她依然把自己首先看作是一个母亲。
在2008年到2009年初,她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大量政治活动,在她看来,当时排在首位的事情是帮助孩子们适应搬到新城市、新学校的生活。为了保持家庭的凝聚力,她甚至约定:一星期里至少有五个晚上,一家人应当在6:30之前一起吃个晚饭。正是这样一个真实的、重视家庭的、不在乎所谓“第一夫人”头衔的母亲,却得到了美国民众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热爱。奥巴马的高级政治顾问曾经这样评价米歇尔:“政治领域的很多事情,坦率地说,都是胡说八道,这可能是政治的本质。但米歇尔是一个异类,她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非常真实的,她的存在,会比她丈夫的影响力更大。”
02、承担社会责任
就是说,应该把你自己的个人追求,与你的社会责任相结合,让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相互融合,这样可以取得更大成功。
比如,美国女足名将朱莉•福迪。1987年,16岁的福迪进入美国国家队,在来17年里,有13个赛季都由她担任队长。作为女足的国家队队长,她带领姑娘们在赛场上非常拼命。这种努力,也换来了辉煌的成绩。女足队赢得了两届世界杯奖杯、三块奥运奖牌。然而真正使福迪被更多人记住的原因,其实是她在赛场之外,为女足运动发展的长期奔走、呼吁,以及所付出的个人努力。
当时在上世纪80年代,福迪刚进入女足国家队的时候,女足的地位远远不如男足。男足国家队得到了大量的国家资助,而女足姑娘们却经常发不起工资,住在廉价的汽车旅馆,出门比赛搭乘的是最破旧的大巴,整个球队不被重视。然而福迪并没有放弃,在2009年的一次演讲中,福迪回忆说:“当我刚开始踢足球的时候,国家队还没有正式诞生,后来,我们终于组成了女子足球国家队,但人们说:‘就算如此,也不会有女子世界杯的。’而我们却认为‘一定会有的,而且我们会赢得它的第一个冠军’。”凭借着这一股硬气,在1991年,福迪带领这支球队实现了诺言,在超过6万5千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以及无数球迷的簇拥下,赢得了首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冠军反而先于美国男足获得了世界冠军荣誉。
从此之后,福迪便把自己作为女子足球运动的传播使者,通过各种努力为这项运动争取地位。她担任了女子体育基金会的主席和董事会成员,“鼓励运动员回馈社区”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热心于各种提高女子地位的公益事业。而她的丈夫,则非常支持她的追求,在1995年,夫妇合力创办了朱莉·福迪足球训练营,并在后来创建了朱莉·福迪体育领袖学院。在2004年,福迪退役之际,美国女子足球已经脱胎换骨,从一个业余爱好变成了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运动。福迪说:“我在球场上学到的一切给予了我自信,教育了我什么是纪律,以及如何应对损失与逆境。”这些职业生涯给她的素养以及家人、队友和周围人给她的支持,让她在事业上取得成绩的同时,完美实现了家庭、社会影响力和个人理想几方面的共赢。
我们可以发现,自我追求和社会责任相互融合,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有助于实现你的理想。实际上,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二者并不是矛盾的,也不是对立的。很多时候,承担起一定的社会价值,完全可以成为个人追求的一部分。
03、用创造性的思路解决实际难题
比如,谢丽尔·桑德伯格。最早在2001年,桑德伯格加入了谷歌,担任这家创业公司的业务部经理。她被认为是推动谷歌转向盈利的驱动者之一,通过各项业务的创新,使谷歌获得了丰厚广告收入。在2008年,桑德伯格被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成功说服,于是跑去Facebook担任了首席运营官,成了董事会里唯一的女性——被媒体开玩笑地称为“Facebook的第一夫人”。同时她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精英之一,在2013年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然而,这位职场上的女强人,同样遭遇过生活的迷茫和低谷。2005年的某一天,怀有7个月身孕的桑德伯格坐在谷歌的办公室,与朋友探讨即将“为人父母”的话题。比如孩子生病的时候谁负责啦,平时谁应该早点下班等等。谁知刚刚谈论了两分钟,桑德伯格突然大哭起来,原来,在她的内心里,对成为母亲这个新角色,感到非常害怕,认为自己无法摆平一切,还觉得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是后来的事情却没有那么糟糕:她和丈夫不仅成功养育了两个孩子,她的职业生涯也并未因此受到阻碍,反而还实现了稳步攀升。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她的经验就是:不断调整新的方式,来适应生活节奏。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她把自己在办公室里的工作时间,从早7点至晚7点,调整为早9点至晚5点半,其他时间则通过网络在家工作。这份新的时间表在争强好胜、快节奏的职业经理人中实属罕见,桑德伯格却因此有了足够时间陪伴她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
用户评论
我现在特别想要学习一些自我管理技巧!感觉每天都在被琐事困扰,缺乏掌控自己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这堂课能帮我找到方法让自己更加井然有序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沃顿商学院的名声大家应该都知道,觉得这门课程一定很实用。平时做事总是没有目标方向,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想要学习一下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自我管理不是什么玄乎的东西,就是把事情做好,按时完成。听起来有点简单,可我实际做下来还是会遇到问题,希望这门课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在生活" 听着就很理想化了,不过我也想试试!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到的方法,让自己不再那么焦虑,更容易保持心情愉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课程介绍很有吸引力,但是沃顿的课程价格确实有点贵啊,一般人可能都不太能负担得起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很多人都提倡自我管理,但其实没有真正的指导方法,只会说一些空泛的话。希望这门课能够真正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而不是虚的理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更多课程内容,官网的信息太少啦!比如实际课程安排、学习时长这些都很重要想知道,这样才能更好地决定是否报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我管理的重点在于"自我"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课程应该能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吧?而不是一套一刀切式的解决方案。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明白哪些事情需要改进,但就是执行力不足导致无法真正做到自我管理...这门课或许可以帮我克服这个困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已经报名了!期待课程能开启一个全新的我,摆脱“被生活控制”的感觉,获得更多自由和掌控感!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生活本来就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压力,追求"自在生活" 这样的概念是不是有点太理想化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我管理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经常会遇到很多意外状况,这些情况课程能不能有所涉及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愿意用 "高效" 来形容我的目标,而不是“自在”。感觉效率更高能让我更好地完成工作和学习目标,从而获得成就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课程的宣传说掌握了它就能实现“自由”,“自在”,这会不会有点过度夸大呢?我觉得更应该强调它的实用性和实际价值。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曾经也试过一些自我管理 Techniques,但总是坚持不下来。希望这门课能有更强烈的激励机制,让我能够更好地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沃顿商学院课程质量还是很高的,期待这堂课能给我带来实际的帮助,提升我的时间管理能力,让我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自我管理应该是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这门课能够帮助我建立一个长期的学习体系,不断完善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